八零年代完美逆袭|完美逆袭:永远比中国慢半拍的日装甲车工业

2018-07-09 军事资讯 阅读:

解放军轮式步兵战车编队

提起日本的军事装备,给国人留下的第一感觉就是技术先进;一提到日本汽车工业,总觉得皇冠就是比红旗好,丰田就是比一起强。然而汽车工业在军事装备上的最好体现就是装甲车,尤其是轮式装甲车。当你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发现,日本的装甲车研制一直比中国慢半拍, 我们在此不去讨论日本车好不好用、安不安全,仅仅将日本装甲车研制的历史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结果由你自己去判断。

二战结束以后,陆上自卫队组建初期,只接收了美国m-8和m-20两种轮式装甲车,然而这两款车在日本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日本的交通路网基本瘫痪,轮式车辆越野性能一般,所以在日本地面上基本跑不起来,于是日本只是象征性地接收了4辆轮式装甲车。在拥有发达的路网之前,日本坦克和装甲车基本以履带式车辆为主,甚至到了冷战时期,日本交通干线已初具规模,大范围使用履带式车辆的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进入冷战后,日本将主力部队和装甲兵建设方针全部集中在如何防止苏联随时从北部登陆本土的方面上来。在兵力部署方面,日本几个最精锐的师团全部部署在北部地区,其中第七师团后来成长为陆上自卫队中唯一一支装甲师团。

60年代以后,虽然美苏冷战日益升温,但世界大战终究没有打起来,所以在欧洲率先流行起了“低成本机械化陆军”的概念,其主要体现为使用生产、维护成本较低的轮式装甲车辆取代履带式装甲车辆。作为已经具备较强工业基础的日本,也开产生研制轮式装甲车的想法。陆上自卫队于1968年开始搜集有关情报,着手开展有关轮式车辆的预研工作。此时,轮式装甲车仍然被日本军方认为是履带式车辆的配属品,发展轮式装甲车的主要原因仅仅是由于履带式车辆造价昂贵,而轮式装甲车相对低廉。

1974年,日本军工企业首先开始了对轮式车辆的探索研制,三菱公司提出了一种6*6轮式战车方案,与此同时,日本小松公司提出了一种4*4轮式战车方案。经过使用部门比较,6*6轮式战车方案具有4*4轮式战车方案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这主要体现在装备搭载、人员输送和机动越野能力上。或许是日本人骨子里就有一种愈挫愈勇的精神,眼看竞标失败的小松公司很快拿出了一套优于三菱公司的全新6*6轮式战车方案。于是,在赢得最终竞标之后,小松公司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研制出了轮式战车的样车,并完成了测试。这款车在1979年年底被正式交付使用单位,它就是后来的82式通信指挥车。

蹒跚学步必然不会顺风顺水,日本第一款轮式装甲车在使用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车内空间不足,以至于使用的时候不得不在车位上部搭一个临时的窝棚,这样的敞篷结构显然不符合使用部门的要求,再加上改造空间狭小、装备制造和维修的通用性较差,以82式通信指挥车为代表的日本轮式装甲车研制工作刚刚起步,就以虎头蛇尾的结局告终。

小松公司通过研制82式通信指挥车获得了资金、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于是很快就投入到新型轮式装甲车的研制工作当中。1983年,他们提出的新型装甲车继续沿用82式通信指挥车上表现成熟的发动机、悬架传动系等主要部件,车辆总体采用全新设计,将原来82式发动机中置左侧布局改为发动机后部右侧布局,原来装发动机和通道的地方用于安装炮塔。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拿出了新的样车。使用部门这次没有急于定型,而是经过几轮严格试验,直到1987年才迟迟定型,将该车命名为87式装甲侦察车。从名字就不难看出,此时的日本轮式装甲车辆仍然不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和火力,连续研制的两款装甲车都仅仅是一辆能跑的6*6轮式装甲车,而几乎同期研制的中国第一款轮式装甲车——wz551轮式步战车同样是6*6轮式布局,不仅能够搭载多种口径的火炮,同时还具备车族化、通用化的设计理念。而87式轮式装甲车则由于过分追求车体小型化,导致无法安装大口径火炮。当wz551完成水上性能测试的时候,87式轮式装甲车还不具备两栖能力。至于热像仪、地面雷达、定位系统、中央充放气等当时的先进设备更是无从谈起。中国轮式装甲车一步就走完的路,日本连续两个型号都没追上,反而被中国wz551甩了好几条街。

就在中国wz551顺利定型的那年,小松公司开始研制8*8布局的轮式战车。发动机前置布局,左侧为发动机和变速箱,右侧为驾驶室。发动机为一台三菱直列6缸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60马力。这款轮式装甲车并不具备强大火力,主要武器为一门m2型重机枪或者榴弹发射器,后来为了加强火力。就防护性能而言,在二代反坦克导弹和中国105毫米火炮面前基本属于“无遮大会”的水平, 96式装甲车过分追求底盘离地高度,悬挂装置全部暴露在外,就算不被反坦克火力击中,在高速行进时撞到石头也会“摔断前腿”,而且一般装甲车车底尽量设计成v字形防地雷结构,但96式装甲车车底却呈现出A字形结构,反而使车内乘员在车辆不慎触发地雷时更容易丧命。

虽然96式装甲车当步战车使用火力和防护能力太弱,当装甲运输车使用空间又不大,但日本军方对它却寄以厚望,并提出96式装甲车将开创日本轮式装甲车车族化之先河,但最终除了换装一门12.7毫米机枪以外,96轮战家族再无新的成员。

96式装甲车虽然在研制之初标榜为国内作战使用,但空重12.5吨、整备14.5吨的车种掩盖不住海外用兵的野心。通过空运、海运等形式,源源不断地送出国,期盼着能够打出陆上自卫队的威风,但毕竟露脸和现眼只差一步,在国外的日子里,96式装甲车几乎没有什么成功战例,收获的基本上都是教训,当地武装在不了解的时候对这个大家伙还有些敬畏,后来就连扛着RPG的小战士见到刷着膏药旗的日本战车都不跑了,抄起家伙抬手就打,而且往往能够一招制敌。既然要想打人必须先学会挨打,被打得缺胳膊少腿的96式装甲车可谓身残志坚,最终收获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将来13式装甲车的诞生奠定了条件。

有了96式海外服役的惨痛经历,日本防卫省在2006年提出要研制一款新型两栖战车的计划,总体要求是重量不超过25吨,具备较强两栖能力、公路最高时速能达到100千米/小时,主炮口径能够达到90至105毫米。虽然在作战用途上仅要求能够击毁空降装甲车辆,但从性能上却不难发现,该型装甲车具备十足的海外派遣能力对照这些要求,三菱公司在2007年启动了新型轮式装甲车设计方案,项目组也得到了179亿日元的研制经费。按照日本防卫省的要求,新战车必须在2013年研制出样车、2016年以前陆续交付自卫队形成战斗力。

虽然13式装甲车在地面上跑得不慢,但并不具备两栖能力,这就使得它一出生就比中国新型轮式突击炮在机动能力上差了一截,这不是日本技术达不到,而是13式装甲车的使用地域用不到。13式装甲车的设计和改进理念全部来自于96式装甲车在海外的表现,它的用武之地主要在中亚和西亚地区,而且三菱公司想得很远,计划将13式装甲车作为外贸车型销往中亚和西亚地区。这点类似于丰田汽车销往中东的“丐版酷路泽”,在沙地里怎么跑都行,就是别去淌水。13式装甲车具备了良好的陆上性能,本土防御重点又仅在北海道地区,所以使用单位应该集中在以第七师团为主的专职守备部队。不过要想运往海外,恐怕还要多费些周折,首先13式装甲车重量超过25吨,c-130运输机带不动,只能用c-2运输机运输,而且每次运力还很有限;其次,c-2运输机对于跑道的要求很高;再加上售价摆在这,如果中国北方公司的st1型8*8轮式突击炮作为其军贸竞争对手,13式装甲车在适用性和价格上完全处于劣势。机动部署不方便、外贸又不占优势,13式装甲车对周边地区并不存在发起突然袭击的威胁,只能作为其海外派兵时96式装甲车的替代品


日本为何根本不怕中国航母?千万别撞辽宁号

4月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亲潮级潜艇首舰亲潮号驶入菲律宾,包括准航母在内的3艘日本军舰还将访问菲律宾,也将是海上自卫队军舰首次访问菲律宾。日本准航母为何选择此时试水菲律宾?日本想要干什么呢?整体上看,日本海自发展准航母的目的是完善现有“八八舰队”在航空机动反潜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欠缺。随着辽宁号形成战斗力,国产航母有序的建造中,中日两国将在航母展开大竞赛!

出云级采用了舷侧开放式升降机,而这种升降机一般只在现代航母以及大型两栖攻击舰上才会使用。按照日本海自公布的数据,出云级的机库载机能力比小一号的日向级增加了3架,能同时停入14架SH-60K反潜直升机。另一方面,出云级的布局尺寸与意大利海军加富尔号等欧洲轻型航母相近,按机库实际尺寸看,其面积可达2400平方米左右,因此出云级在理想状态下停放18架SH-60K反潜直升机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出云级对声呐进行了简化,只在舰首安装了一部功能有限的OQQ-21主/被动低频率声呐,用于近距离对潜探测和反鱼雷预警。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出云级的专用反潜舰平台身份已经悄然改变。虽然有消息称出云级的飞行甲板已换成耐高温的新型钢板,但这个消息的可信度很低。如果出云级采用耐高温甲板,其建造费用将远远超过原始预算。如果硬要改装为可搭载F-35B的航母平台,就必须对出云的舰体结构进行大规模改动才能满足要求。但目前来看,这一设想几无实现的可能。

综合来看,出云级其功能方面的变化更多的体现了日本海自未来远海作战模式的转变。出云级在整体技术性能和设计特点上完全是一种中型直升机航母。随着日向级和出云级的陆续服役,所谓的“八八舰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照此发展下去,其最终将演变成为航母战斗群。

但归根结底,在日本海自发展航母的问题上,美国的态度最为关键。日本海自最终能够发展何种类型的航母和舰载机都要为美国马首是瞻。作为世界上造船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在建造大型航母平台的能力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但一系列航母配套设备和子系统的研制、舰载机的选择却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现实角度讲,日本海自未来发展4至5万吨级、采用类似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设计、搭载F-35B战机的中型滑越式航母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可能是美国允许的底线。

日本现役的7艘直升机航母所搭载的均为舰载直升机。加入中日航母舰队发生交火,在后续增援力量未抵达之前,日本舰队恐将会将制空权拱手相让。届时,失去空中保护的日本舰队势必难以招架来自中国辽宁号航母的强大火力。因此,对于尚无法实现搭载固定翼战机的日本直升机航母舰队而言,其还不具备与中国航母正面对抗的资本。

自2005年开始改装建造瓦良格,至2015年末中国宣布建造首艘国产航母,期间只经历了短短10年的时间,对瓦良格号航母的改造使中国对现代化大型航母有了初步了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中国新兴国产航母的发展将会十分令人期待。

作者:头条号 / 讲武堂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印害怕了 中国航母发展速度已将印度远远甩开

航空母舰为印度海军引以为自豪的东西,早在1961年就拥有第一艘航母,后来更发展为两艘航母,可惜那是过去了,如今航母成为印度海军最头痛的东西。

从很早以前,印度即开始寻求新航母以代替手中的旧航母,可惜总是那么不走运。每次别人淘汰航母时,印度总是最热门的买主,却总因各种原因错过;先后好几艘二手航母要么拆毁,要么加入它国海军,反正印度反应总是慢上半拍。

最后印度,只能接受俄罗斯的意见,向俄罗斯购买二手航母。按说条件不错,旧航母免费送给印度,只要印度付费,由俄方造船厂改装即可,这条件相当优厚,可是动起来才知道,坑人的很。不仅改装费用一涨再涨,工期一拖再拖,直到2013年11月,被印度命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的俄二手航母才服役。

最后一算造价,改装旧的比买全新的还贵,不过印度海军依然相当满意,实现双航母的梦想--最老旧的那艘航母已退役。

印度媒体认为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是一艘具备完全作战能力的军舰,性能在同级别航母中堪称最佳,服役之后,舰载设备运转还算正常,最新式米格-29K型舰载机也已成功进行起降。印度拥有新的双航母编队,对印度海军而言这是一次战斗力的飞跃。

实情只有印度海军自已明白:依然缺少航母,情况比以前更严重了。由于缺少补充,原有的海鹞式舰载机已在2016年被全部退役了,这让双航母编队中的另一艘航母“维拉特”号失去舰载机,它很难使用米格29K舰载机,这样它就是失去作战能力,只能等待退役了。也就是说,刚刚形成的双航母编队仅仅维持很短地时间,已回归到单航母时代。

仅剩一艘航母可用的局面,让印度海军愁死了,原本可打算要建三航母战斗群的。印度原以为自己能造航母,实际效果却是第一艘国产航母至今尚在建造中,如今国产航母已第三次下水,何时完工谁也不知道。虽说印度海军已着手研究建造第二艘国产航母,但那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根本不解决眼下的局面。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由俄罗斯旧航母子改建的维克拉玛蒂亚号将于2016年9月进行大修,这次大修将进行多长时间,无法预知了!因为这是该舰第一次在印度进行大修工作,也是第一次印度自行大修此类大型军舰。印度海军虽说重视,但到底如何安排,至今没个明确计划。

如果国产航母不能尽快服役,再继续拖下去--按以往记录,再拖几年没问题;维克拉玛蒂亚号大修再久拖不止,按印度传统,如期完工才是梦想;那么印度将面临无航母可用的日子--几乎可以确定会出现的局面。

这可以说是印度最害性质的事情了,印度在航母方面的发展速度已经被中国远远的甩在后面了!


中国航母要过时?美“空天航母”横空出世

“空天母舰”CG图

空天母舰搭载的是能在太空作战,也能在大气层飞行的空天战机。空天母舰是舰载机及动能武器、激光武器等做主要武器并作其空中活动基地的大飞行器。

解放军轮式步兵战车编队

提起日本的军事装备,给国人留下的第一感觉就是技术先进;一提到日本汽车工业,总觉得皇冠就是比红旗好,丰田就是比一起强。然而汽车工业在军事装备上的最好体现就是装甲车,尤其是轮式装甲车。当你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发现,日本的装甲车研制一直比中国慢半拍, 我们在此不去讨论日本车好不好用、安不安全,仅仅将日本装甲车研制的历史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结果由你自己去判断。

二战结束以后,陆上自卫队组建初期,只接收了美国m-8和m-20两种轮式装甲车,然而这两款车在日本的表现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日本的交通路网基本瘫痪,轮式车辆越野性能一般,所以在日本地面上基本跑不起来,于是日本只是象征性地接收了4辆轮式装甲车。在拥有发达的路网之前,日本坦克和装甲车基本以履带式车辆为主,甚至到了冷战时期,日本交通干线已初具规模,大范围使用履带式车辆的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进入冷战后,日本将主力部队和装甲兵建设方针全部集中在如何防止苏联随时从北部登陆本土的方面上来。在兵力部署方面,日本几个最精锐的师团全部部署在北部地区,其中第七师团后来成长为陆上自卫队中唯一一支装甲师团。

60年代以后,虽然美苏冷战日益升温,但世界大战终究没有打起来,所以在欧洲率先流行起了“低成本机械化陆军”的概念,其主要体现为使用生产、维护成本较低的轮式装甲车辆取代履带式装甲车辆。作为已经具备较强工业基础的日本,也开产生研制轮式装甲车的想法。陆上自卫队于1968年开始搜集有关情报,着手开展有关轮式车辆的预研工作。此时,轮式装甲车仍然被日本军方认为是履带式车辆的配属品,发展轮式装甲车的主要原因仅仅是由于履带式车辆造价昂贵,而轮式装甲车相对低廉。

1974年,日本军工企业首先开始了对轮式车辆的探索研制,三菱公司提出了一种6*6轮式战车方案,与此同时,日本小松公司提出了一种4*4轮式战车方案。经过使用部门比较,6*6轮式战车方案具有4*4轮式战车方案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这主要体现在装备搭载、人员输送和机动越野能力上。或许是日本人骨子里就有一种愈挫愈勇的精神,眼看竞标失败的小松公司很快拿出了一套优于三菱公司的全新6*6轮式战车方案。于是,在赢得最终竞标之后,小松公司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研制出了轮式战车的样车,并完成了测试。这款车在1979年年底被正式交付使用单位,它就是后来的82式通信指挥车。

蹒跚学步必然不会顺风顺水,日本第一款轮式装甲车在使用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车内空间不足,以至于使用的时候不得不在车位上部搭一个临时的窝棚,这样的敞篷结构显然不符合使用部门的要求,再加上改造空间狭小、装备制造和维修的通用性较差,以82式通信指挥车为代表的日本轮式装甲车研制工作刚刚起步,就以虎头蛇尾的结局告终。

小松公司通过研制82式通信指挥车获得了资金、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于是很快就投入到新型轮式装甲车的研制工作当中。1983年,他们提出的新型装甲车继续沿用82式通信指挥车上表现成熟的发动机、悬架传动系等主要部件,车辆总体采用全新设计,将原来82式发动机中置左侧布局改为发动机后部右侧布局,原来装发动机和通道的地方用于安装炮塔。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拿出了新的样车。使用部门这次没有急于定型,而是经过几轮严格试验,直到1987年才迟迟定型,将该车命名为87式装甲侦察车。从名字就不难看出,此时的日本轮式装甲车辆仍然不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和火力,连续研制的两款装甲车都仅仅是一辆能跑的6*6轮式装甲车,而几乎同期研制的中国第一款轮式装甲车——wz551轮式步战车同样是6*6轮式布局,不仅能够搭载多种口径的火炮,同时还具备车族化、通用化的设计理念。而87式轮式装甲车则由于过分追求车体小型化,导致无法安装大口径火炮。当wz551完成水上性能测试的时候,87式轮式装甲车还不具备两栖能力。至于热像仪、地面雷达、定位系统、中央充放气等当时的先进设备更是无从谈起。中国轮式装甲车一步就走完的路,日本连续两个型号都没追上,反而被中国wz551甩了好几条街。

就在中国wz551顺利定型的那年,小松公司开始研制8*8布局的轮式战车。发动机前置布局,左侧为发动机和变速箱,右侧为驾驶室。发动机为一台三菱直列6缸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60马力。这款轮式装甲车并不具备强大火力,主要武器为一门m2型重机枪或者榴弹发射器,后来为了加强火力。就防护性能而言,在二代反坦克导弹和中国105毫米火炮面前基本属于“无遮大会”的水平, 96式装甲车过分追求底盘离地高度,悬挂装置全部暴露在外,就算不被反坦克火力击中,在高速行进时撞到石头也会“摔断前腿”,而且一般装甲车车底尽量设计成v字形防地雷结构,但96式装甲车车底却呈现出A字形结构,反而使车内乘员在车辆不慎触发地雷时更容易丧命。

虽然96式装甲车当步战车使用火力和防护能力太弱,当装甲运输车使用空间又不大,但日本军方对它却寄以厚望,并提出96式装甲车将开创日本轮式装甲车车族化之先河,但最终除了换装一门12.7毫米机枪以外,96轮战家族再无新的成员。

96式装甲车虽然在研制之初标榜为国内作战使用,但空重12.5吨、整备14.5吨的车种掩盖不住海外用兵的野心。通过空运、海运等形式,源源不断地送出国,期盼着能够打出陆上自卫队的威风,但毕竟露脸和现眼只差一步,在国外的日子里,96式装甲车几乎没有什么成功战例,收获的基本上都是教训,当地武装在不了解的时候对这个大家伙还有些敬畏,后来就连扛着RPG的小战士见到刷着膏药旗的日本战车都不跑了,抄起家伙抬手就打,而且往往能够一招制敌。既然要想打人必须先学会挨打,被打得缺胳膊少腿的96式装甲车可谓身残志坚,最终收获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将来13式装甲车的诞生奠定了条件。

有了96式海外服役的惨痛经历,日本防卫省在2006年提出要研制一款新型两栖战车的计划,总体要求是重量不超过25吨,具备较强两栖能力、公路最高时速能达到100千米/小时,主炮口径能够达到90至105毫米。虽然在作战用途上仅要求能够击毁空降装甲车辆,但从性能上却不难发现,该型装甲车具备十足的海外派遣能力对照这些要求,三菱公司在2007年启动了新型轮式装甲车设计方案,项目组也得到了179亿日元的研制经费。按照日本防卫省的要求,新战车必须在2013年研制出样车、2016年以前陆续交付自卫队形成战斗力。

虽然13式装甲车在地面上跑得不慢,但并不具备两栖能力,这就使得它一出生就比中国新型轮式突击炮在机动能力上差了一截,这不是日本技术达不到,而是13式装甲车的使用地域用不到。13式装甲车的设计和改进理念全部来自于96式装甲车在海外的表现,它的用武之地主要在中亚和西亚地区,而且三菱公司想得很远,计划将13式装甲车作为外贸车型销往中亚和西亚地区。这点类似于丰田汽车销往中东的“丐版酷路泽”,在沙地里怎么跑都行,就是别去淌水。13式装甲车具备了良好的陆上性能,本土防御重点又仅在北海道地区,所以使用单位应该集中在以第七师团为主的专职守备部队。不过要想运往海外,恐怕还要多费些周折,首先13式装甲车重量超过25吨,c-130运输机带不动,只能用c-2运输机运输,而且每次运力还很有限;其次,c-2运输机对于跑道的要求很高;再加上售价摆在这,如果中国北方公司的st1型8*8轮式突击炮作为其军贸竞争对手,13式装甲车在适用性和价格上完全处于劣势。机动部署不方便、外贸又不占优势,13式装甲车对周边地区并不存在发起突然袭击的威胁,只能作为其海外派兵时96式装甲车的替代品


日本为何根本不怕中国航母?千万别撞辽宁号

4月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亲潮级潜艇首舰亲潮号驶入菲律宾,包括准航母在内的3艘日本军舰还将访问菲律宾,也将是海上自卫队军舰首次访问菲律宾。日本准航母为何选择此时试水菲律宾?日本想要干什么呢?整体上看,日本海自发展准航母的目的是完善现有“八八舰队”在航空机动反潜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欠缺。随着辽宁号形成战斗力,国产航母有序的建造中,中日两国将在航母展开大竞赛!

出云级采用了舷侧开放式升降机,而这种升降机一般只在现代航母以及大型两栖攻击舰上才会使用。按照日本海自公布的数据,出云级的机库载机能力比小一号的日向级增加了3架,能同时停入14架SH-60K反潜直升机。另一方面,出云级的布局尺寸与意大利海军加富尔号等欧洲轻型航母相近,按机库实际尺寸看,其面积可达2400平方米左右,因此出云级在理想状态下停放18架SH-60K反潜直升机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出云级对声呐进行了简化,只在舰首安装了一部功能有限的OQQ-21主/被动低频率声呐,用于近距离对潜探测和反鱼雷预警。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出云级的专用反潜舰平台身份已经悄然改变。虽然有消息称出云级的飞行甲板已换成耐高温的新型钢板,但这个消息的可信度很低。如果出云级采用耐高温甲板,其建造费用将远远超过原始预算。如果硬要改装为可搭载F-35B的航母平台,就必须对出云的舰体结构进行大规模改动才能满足要求。但目前来看,这一设想几无实现的可能。

综合来看,出云级其功能方面的变化更多的体现了日本海自未来远海作战模式的转变。出云级在整体技术性能和设计特点上完全是一种中型直升机航母。随着日向级和出云级的陆续服役,所谓的“八八舰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照此发展下去,其最终将演变成为航母战斗群。

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正在研发和设计中的“空天母舰”,是高超音速的空天运输平台,有推进效率很高、燃耗很低、载荷量很大、飞行时间长等优势,能实现全球范围空天一体打击

“空天母舰”的长度可达300米,高度达50米,翼展超过150米,载荷量达到了空前800吨,全面超越当今的“空中大哥大”——空客A380。这种“空天母舰”最高时速为3万千米每时,能在海拔200千米的绕地轨道安全飞行。

“空天母舰”CG图

有人驾驶时,它能在常规机场水平起飞着陆,可在大气层内飞行,因而“空天母舰”具有常规飞行器的气动外形,但是它的飞行速度将史无前例的超过5马赫(暂时无法实现),比子弹要快,从美国首都华盛顿飞到日本东京仅需两小时。

设想的“空天母舰”可进行大气层外的轨道飞行。由于没有空气阻力,此时的飞行速度高达25倍音速,只需90分钟能绕地球一圈,可实时到达地球上空任一个角落投入战斗,让敌手无法做出反应。

空天母舰”的作战模式不等于太空战,也不等于空战,而是一种跨形态战斗。它是一种快速反应跨大气层飞行的运输机,也是一种装备有先进探测设备的飞行器,也可能是一种灵活和可重复使用的太空发射平台。在未来的空天一体化战斗中,它可以当作航空兵参加战斗,也可以作为“天军”与太空“敌人”作斗争。它是一种比航天飞机更为灵活的空天武器。

“空天母舰”CG图

按照美国的新军事战略,今后可能会大幅削减海外驻军,关闭海外基地,留下的空当将由远程战略武器来补充,未来的“空天母舰”可能是重要部分之一。

中国“空天母舰”CG图

然而,无论是从效用性、时效性和应用范围看来,还是从制造和使用的成本表现,“空天母舰”的未来角色,主要还在执行特殊任务,不能像普通军用飞机批量生产和成建制列装。具备空天飞机特征的第六代通用战斗机,则更有实际意义。不过,如果航天科技进一步发达,用核聚变的发动机,那么“空天母舰”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长时间航行于空中的大型作战武器,考虑到长时间航行的能量消耗和反应速度,机体可能考虑穿越过大气层到外层空间,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外层耐热材料的反复作用。

俄罗斯媒体:中国航母一天可摧毁10支舰队

建造中的国产航母

中国国产航母建造进度大大提高,近日有网友上传了疑似在建国产航母照片,显示正在安装后部最大分段。这说明国产航母甲板模块建造工作彻底完成!

这一段时间,关于中国正在建造的二艘航母(大连一艘常规动力航母,上海建造一艘核动力航母)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网上。外媒包括军迷都比较关注中国将要建造几艘航母。很多观点认为根据中国海军未来的全球任务,按照三三原则的基本规律,在未来发展可能允许的条件下,中国应该至少拥有3艘中大型超级航母。如果考虑两个战略方面: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话,中国就应该拥有6-8艘航母。这样在战时就可以保证每个方向至少有一艘中国航母。

中国航母未来作战目的是在远洋作战时夺取制空权,而航母编队的主要武器自然是航母上的舰载机,执行反舰、对陆攻击任务。水面舰艇编队将由055、052D驱逐舰组成带刀“侍卫”,负责防空、反潜。

但是,航母自身的弱点也十分明显:目标过大。一旦对手开发出了较为有利的反制武器,比如东风—21D反舰导弹,美国的航母编队就只有撤出。因此,中国航母未来一定加强自身防空任务,威慑作用不单单是没有航母的国家,未来也一定是拥有10艘超级核动力航母的美国。

国产航母想象图

中国的航母发展不能跟风美国海军,一定要立足于自身战略战术。中国航母的目标是保障海上交通安全。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航母可以借鉴美国一点的经验,但是大体方向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美国人对航母的研究很有心得。美国一个劲的向别的国家推销航母无用论,发展小型航母论,垂直起降航母。各种论调频繁出现,但美国海军坚定不移地发展核动力十万吨级超级航母。所以,中国海军的目标就是美军,中国也必须拥有超级航母:十万吨、核动力、电磁弹射!

中国海军在向东的太平洋方向依托火箭军的东风-21、26反舰弹道导弹进行防御,航母编队的作用不是很突出,用5艘常规、核动力航母即可,也就是辽宁号,国产常规动力的17航母,其余两艘为国产核动力航母。

基本上能够做到1艘训练、2艘维护、2艘在东风-21、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内部署西太平洋。

中国航母向西部署在印度洋,而印度洋不仅是中国主要航段,关乎中国大部分海运。而且印度洋无论从东还是从西都是美国本土距离最远的地方,美国海军都要跨越亚 洲、非洲两个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两个大洋进行环球部署,算是美国军的全球软肋。

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重点向西就不难理解了。应在印度洋舰队中编制3艘航母,保证1艘训练、1艘维护、2艘部署的态势,由于离中国较远,这4艘应为大型核动力航母。从而保证有充足的动力航行!

美国海军的航母是一艘部署、一艘维修、一艘战备,全球部署了10艘超级核动力航母。

中国辽宁号航母

俄罗斯海军现在残存着一艘常规动力航母,按照其4个海上舰队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应对最重要的北方和太平洋方向,1艘航母也无济于事,况且这艘航母已经入役20余年,很难满足未来海战的需求。

印度海军进入新时代后一直致力于3艘航母战略发展。尽管现在只有一艘维拉特号,但是印度现在国产的维克兰特号正在准备下水,常常有印度媒体报道称一定要赶上中国航母前下水服役!令人哭笑不得。

反观中国航母:中国航母未来在太平洋、印度洋都会有任务,航母基地假设设置4个,这么算来就是至少4-6艘。这样算来每个战略方向都始终能保持有1艘航母执勤状态。中国未来对航母、两栖舰的需求将越来越多。

俄罗斯媒体认为中国未来超级核动力航母舰载航空兵能在一天之内摧毁10个舰艇编队,包括导弹舰艇编队,反击敌方1个中队到1个大队的战术航空兵的2-3波次打击。

就算是常规动力的辽宁号航母,其舰载航空兵每天能以规定效能毁伤最少3-4个,最多8-10个目标。中国航母的发展也令俄罗斯方面感叹不已!

中国确定造50万吨航母:不惧导弹攻击 仅有1个弱点

外媒报道,中国冀东发展集团已经投资37亿研发经费,开始研制巨型海上浮动平台。这将是一个大的不可思议的超级海上平台,其长度可达到3.2公里,包括有飞机场,码头和直升机停机坪,甚至还有综合保障基地。

这种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是一种全新的海上浮体结构形式,可以民用更可以军用。据集团燕东建设公司总经理王术永介绍,桁架的标准面积分90×300米、120米×600米和120米×900米三种规格。 根据需求进行拼接组成,可无限放大,相当于多个船体并联,形成海上浮岛式平台。配置动力将以每小时18公里时速进行移动,甚至最终可以达到时速6-8节。

这种超级海上平台将以岛屿为依托,以多个半潜式机构进行模块化组装,最终成为长度2400-3200米的超大型海上平台。其他码头,机场,船坞等等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添加。

可以说这是一种集合了航空港,后勤基地,移动码头和海港在内的综合系统,无论是在海上国土建设,海上资源开发,海上救灾以及军事领域,潜力都非常巨大。

从军事上说,这其实就是一个排水量50万吨,拥有超过2000米跑道的超级航母。虽然速度不够高,但是其可以轻松容纳200架以上各种战机,无论大型运输机还是大型预警机和远程防空系统,都可以轻松安装使用。

这种超级航母还可以成为登陆战核心,无论是后勤基地,中转基地,还是海上火力支援平台,前进要塞,登陆舰艇出发阵地,都可以胜任。

现代登陆战最难的地方在于,对隐藏在地堡当中的岸基反舰导弹和重炮阵地压制。而这种超级航母除了战机以为,还可以装载1-2个远程火箭炮师,执行岸轰任务。

甚至,一般常规导弹和鱼雷,都没有能力击沉这种50万吨级的海上浮动平台。其庞大的身躯,绝非几枚导弹就可以击沉的。这是真正的海上巨无霸,非常适合,拥有大片领海和岛屿的国家使用。

全球航母战力排行:中国航母排名让人意外

No.10 “查克里·纳吕贝” 号(泰国) 排量:1.15万吨 长度:182米 舰载机:30架飞机;

No.9 “加富尔” 号(意大利) 排量:2.7万吨 长度:244米 舰载机:20架飞机 “加富尔” 号可携带超过20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目前包括麦道AV-8B攻击机“鹞”II,但之后将换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B。

No.8 “圣保罗” 号(巴西) 排量:3.4万吨 长度:265米 舰载机:40架飞机 “圣保罗” 号航空母舰原名“福熙”,是法国“克里蒙梭”级航空母舰的第二艘,于1963年服役于法国海军。2000年11月卖给巴西海军,改名为“圣保罗”号,成为巴西海军的旗舰。

No.7 “维克拉玛蒂亚” 号(印度) 排量:4.5万吨 长度:273米 舰载机:30架飞机;

No.6 “戴高乐” (法国) 排量:4.1万吨 长度:262米 舰载机:40架飞机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是一艘隶属于法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于2001年开始服役。“戴高乐”号是法国目前现役的唯一艘航空母舰,也是法国海军的旗舰。“戴高乐”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也是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No.5 “伊丽莎白女王” 级(英国) 排量:6.5万吨 长度:284米 舰载机:40架飞机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为英国皇家海军最新型的航空母舰,正有两艘于建造当中。一号舰“伊丽莎白女王”号预计将于2017年服役,二号舰“威尔士亲王”号则预计将于2020年开始服役。

No.4 “辽宁舰” (中国) 排量:6万吨 长度:305米 舰载机:50架飞机 “辽宁舰”最初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的2号舰“瓦良格”号,于1985年底在位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厂开工建造,1988年11月25日下水。但是由于经济原因,船舶建造的停止,最终未完成的船体被出售给中国。

No.3 “库兹涅佐夫” 号(俄罗斯) 排量:6万吨 长度:305米 舰载机:40架飞机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是俄罗斯现役最新型的航空母舰,于1991年开始服役。虽然“库兹涅佐夫”号相比于美国的超级航母要小一些,却承载着相当强大的进攻性武器。 “库兹涅佐夫”号载有约40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其中包括“苏-33”和各种版本的“卡-27”。

No.2 改良“尼米兹” 级(美国) 排量:10万吨 长度:332米 舰载机:80架飞机 自1975年时正式启用后美国一共建造了10艘同型舰。其中包括3艘“尼米兹”级舰和艘改良版“尼米兹”级舰。在后继的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于2015年正式就役前,此级航空母舰占据了美军乃至于全世界最大军舰头衔数十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篇

No.1 “福特” 级(美国) 排量:10万吨 长度:335米 舰载机:85架飞机 “福特”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最新的次世代超级航空母舰,也是美军第三代核动力航空母舰。这将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和最强大的战舰,将取代尼米兹和改进尼米兹级战舰。“福特”级航母将成为整个21世纪中美国海军力量投射的中流砥柱。

八零年代完美逆袭|完美逆袭:永远比中国慢半拍的日装甲车工业

http://m.foiegrasandflannel.com/jiaodian/92351/

推荐访问:完美逆袭意思 八零完美逆袭

军事资讯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4.1中美南海事件_中美南海隔空交手频繁战争正成为现实 下一篇:民进中央_民进党证实蔡英文再会宋楚瑜称二人仅“闲话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