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电视剧]解密内幕:为什么中国不担心美国和印度接近?

2021-06-01 剧情介绍 阅读:

近日,印媒报道称中印边境藏南地区再次发生士兵“肢体冲突”,对此,中国外交部和印内政部均澄清是“例行巡逻”,未发生严重冲突。

同为亚洲大国,除了在藏南等地区存在边界问题外,中印两国交往日益密切。但另一方面,美国也加强了对印拉拢,尤其是南海问题上,积极争取印度支持,想把南海问题国际化。对此,《外交家》杂志撰文称,中国其实不担心美印走近

以下为摘译:

美国和印度两国的关系在过去几年中日渐紧密,但中国对这种情况并未反应过多。北京的姿态基于三个因素:1)印度的外交政策是独立的,与其他国家间没有战略承诺;2)印度在处理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分歧时十分小心,尤其是关于南海问题;3)中国外交政策的侧重点在于东边而不是南边。作为三个国家中最弱的,印度看起来似乎想用一种“两手准备”的策略,以在更强大的中美之间取得各自妥协。

自从莫迪上台成为印度总理后,华盛顿和新德里之间的接近非常明显。这位曾经一度被禁止进入美国的印度领导人在2014年5月26日就职仪式后不久,就被奥巴马邀请到了华盛顿。

两位领导人很明显建立了很好的私人关系,于是莫迪与美国总统见了七次面。最近的一次是6月7日-8日在华盛顿,莫迪被邀请在美国国会演讲。而奥巴马在早些时候也接受了莫迪的邀请,于2015年1月26日在新德里举办的共和国日庆典上做主要嘉宾。

这些会面大大增强了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和安全合作,奥巴马在印度参加共和国庆祝活动的时候,双方延长了2005年签订的“双边防御方案”。

另外,两国还签订了“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联合战略构想”,其中提出,美印两国都要为该地区的发展和安全共同努力,并称“确保航行和飞行的自由”,其中特别提到了南中国海。

但是,中国对美印之间的联系仍然保持了冷静。这种“冷静”其实经历了一个大的转变——就在去年1月,国家官方媒体《环球时报》还在因为印度接近华盛顿而焦急不已。

这种改变可能源于新德里最近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保持了相同的距离。首先,印度断然拒绝了美国在印度洋和亚太地区联合巡航的建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消除了中国对于美国和印度要“组队”的担忧。《解放日报》一篇报道分析,因为印度的拒绝,北京基本可以不用担心印度会与美签署《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LEMOA)。

  第二,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和国家安全顾问阿基特・多瓦尔不久前高调来华访问,建立了双方的互信。中国媒体强调两国关系进步,印度对中国没有恨意。

第三,2016年4月,印度外交部长表态,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提议应该只由涉及国家解决。这与中国在此事务上的观点惊人一致。

第四,参考消息引用外媒报道称,莫迪在6月访美时考虑到中国的需要,回避了南海问题。而关于莫迪“确保该海域航行自由”的说法,其实也可被解读为是在说中国。

最后,印度并没有签署《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通信和信息安全备忘录协议》(CISMOA)也进展缓慢。这暗示着,印度在与美国形成战略合作方面,还是很谨慎的。

印度在中美间采取了模糊的立场。以南海问题为例,印度只是部分支持中国的观点,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德里支持中国在该地区的主权主张;另一方面,印度也并没有完全偏离美国的立场。它在两个强国之间寻找空间,根据两国行为对印度的影响而选择偏向哪方。

印核潜进中国如逛后花园?真相曝光令人震惊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水下舰队,尤其是想要建造属于印度自己的水下攻击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但是印度本身在此领域几乎为0的积累使得想要打造这些昂贵的水下核巨兽困难重重,所以印度改为寻求曲线发展路线;先从俄罗斯租借一艘来当的训练舰,随后再发展自己核潜艇。

目前看来,印度确实也按照这个套路来发展的。本世纪初,首先就从俄罗斯租借了一艘971型“阿库拉”-II级核动力潜艇。同时国内大建核潜艇,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歼敌者”号攻击核潜艇。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就曾租借过一艘670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作为实际上第一艘租借到国外的核潜艇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后印度一直希望能够再度租借一艘核潜艇来训练自己的艇员,于是就有了2012年从俄罗斯租借了一艘971型第三代攻击核潜艇“阿库拉”-II级,随后印度把其命名为"查克拉" (INS Chakra)。不过随着印度方面现在解密更多关于"查克拉" 号的记录,我们发现印度不仅仅是使用"查克拉" 号训练艇员,而是进行更多具备攻击性的任务。

根据《印度斯坦时报》在5月份采访前德里的海军参谋部参谋时披露,印度曾经在2012年3月下旬派遣当时从俄罗斯训练返航回印度的"查克拉"号核潜艇执行了多项秘密任务,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抵近中国近海区域,执行搜集关于中国的潜艇部队情报和航线信息,为今后印度渗透或者攻击中国潜艇部队做信息积累。我们都知道核潜艇上的侧扫声呐具备很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如果使用主动声呐进行测绘能够获得10米级精度的水下地形图。可见印度当时的企图是非常明确的:借助先进核潜艇的静音能力和侦搜能力,尽可能搜集中国海军周边情报为未来做准备。

至于任务完成的如何,在当年4月份的"查克拉"号的入役仪式上,印度海军司令曾赞许的称:你们("查克拉"号)进出中国周边如同逛后花园的一样轻松。不过这位参谋也承认当时印度海军对这件事感到心有余悸,主要是中国周边水情复杂,水深通常不足百米,大型核潜艇进出有可能会遇到意外,能够顺利执行任务也算万幸了。

从俄罗斯971型潜艇的实力来看,确实具备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作为苏联时代最后一型攻击性核潜艇,虽然仍然采用了双壳体结构,但是由于集成了曾经最高科技结晶,这种水下排水量达到12770吨大型核潜艇,最大航速可达35节,这让其他国家核潜艇都望尘莫及。而且在静音技术上也获得了极大提升,“阿库拉级“-I型噪音水平逼近美“洛杉矶”级核潜艇,而到了印度租借的”阿库拉级“-II级性能更好,在6到9节的航速下已经可以做到接近90分贝的大洋背景噪音水平,性能确实很强。

更为难得是这款潜艇最大下潜深度可达600米,这无疑将会成为一款深海大洋的杀手锏。所以印度能够完成相关任务并不是不可能,而且当时印度艇上还有俄方专家在做指导,完成任务上理论上应该不存在问题。

不过真的就让印度方面如此舒舒服服的完成任务吗?真相显然不可能是这样,结合2012年的4到5月军事报道,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整个事件的脉络。首先的消息是中国某舰队在防区内组织了一次连续跨昼夜72小时的连续反潜训练,对不明水下目标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而后在5月的报道中,提到同一只舰队某潜艇支队因为成功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荣立集体一等功。

这一荣誉相当难得,可见完成的任务也是相当有挑战性的。这些公开可查的报道使得整个事件变得清晰了很多。在2012年时,印度的"查克拉" 潜艇在冒险进入中国周边时,已经被中国海军发现。随后中国海军持续跟踪并收集了相关声纹信息和航行记录。水下潜艇部队也没闲着,对这艘大型潜艇更进行了模拟攻击训练,因为只有这种准实战化动作才配得上一等功这种荣誉,结合海军给372潜艇记一等功这事来看,可能情况更为复杂。

战略核潜巡航太平洋:中国反击美国又一招

战略核潜艇巡航太平洋:中国反击美国又一招

据英国《卫报》5月26日援引"中国军官"的说法称,中国军方已做好向太平洋首次派遣战略核潜艇的准备,并称这种搭载着核导弹的潜艇开启巡航,将令中美在南海本已紧张的战略僵局变得更加动荡。俄《独立报》27日暗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有中国尚未证实进行展示国力的"威慑巡航"。

其实,美国在关于中国军力的报告中已经多次说中国要进行战略核潜艇的常态化巡航,但中国一直没这么做。没这么做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潜艇技术因素。

核潜艇不是任何国家都能研制出来的,世界上能造核潜艇的国家就那么几个,屈指可数,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很少国家能研制出来,根本原因就是要把核动力放到那么小的潜艇上,这得实现小型化,一般国家搞不了。相比美国、俄罗斯的核潜艇,中国在技术上一直是相对落后的,092型虽然解决了动力问题,但无论是吨位、隐蔽性、武器都远远落后于美俄,说白了就是并不是很具备远航的能力。

战略核潜艇巡航太平洋:中国反击美国又一招

到了094战略核潜艇,才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远航能力,隐蔽性、导弹射程等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但距美俄仍有较大差距。估计到096弹道导弹核潜艇时,技术会与美俄的技术水平大幅缩小。不过,就技术而言,094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具备了常态化巡航和远航的能力。

二是基地因素。

中国东面沿海都是黄水浅海,核潜艇出来后是很容易被发现的,这使得中国在核潜艇巡航方面一直受基地因素的制约。但是,过去一些年,中国在海南建了核潜艇基地,这样核潜艇出海可以直接进入深海,不容易被发现。另外,随着西沙、南沙岛礁军事基地的建设,中国战略核潜艇常态化巡航的硬件已经完全具备了。

战略核潜艇巡航太平洋:中国反击美国又一招

三是后勤保障因素。

早先,我国一方面不具备战略核潜艇的远航能力,另一方面在后勤保障方面的能力也不够,潜艇救援舰比较落后。但是,中国2010年开始服役先进的潜艇救援舰,这些年的发展在后勤保障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使得我们已经具备了常态化巡航的能力。

四是战略需要因素。

中国人做事一直是相对稳健的,一般一些战略大事会选择战略时机来推出。譬如,虽然我国已经具备了战略核潜艇的常态化巡航能力,但一直没有完全进入常态化巡航。如今,美国要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国为了应对,借机推出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常态化巡航。

中国弹道导弹进入常态化巡航的值班,这是对美国针对中国进行的战略遏制的反击,是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反击。

近日,印媒报道称中印边境藏南地区再次发生士兵“肢体冲突”,对此,中国外交部和印内政部均澄清是“例行巡逻”,未发生严重冲突。

同为亚洲大国,除了在藏南等地区存在边界问题外,中印两国交往日益密切。但另一方面,美国也加强了对印拉拢,尤其是南海问题上,积极争取印度支持,想把南海问题国际化。对此,《外交家》杂志撰文称,中国其实不担心美印走近

以下为摘译:

美国和印度两国的关系在过去几年中日渐紧密,但中国对这种情况并未反应过多。北京的姿态基于三个因素:1)印度的外交政策是独立的,与其他国家间没有战略承诺;2)印度在处理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分歧时十分小心,尤其是关于南海问题;3)中国外交政策的侧重点在于东边而不是南边。作为三个国家中最弱的,印度看起来似乎想用一种“两手准备”的策略,以在更强大的中美之间取得各自妥协。

自从莫迪上台成为印度总理后,华盛顿和新德里之间的接近非常明显。这位曾经一度被禁止进入美国的印度领导人在2014年5月26日就职仪式后不久,就被奥巴马邀请到了华盛顿。

两位领导人很明显建立了很好的私人关系,于是莫迪与美国总统见了七次面。最近的一次是6月7日-8日在华盛顿,莫迪被邀请在美国国会演讲。而奥巴马在早些时候也接受了莫迪的邀请,于2015年1月26日在新德里举办的共和国日庆典上做主要嘉宾。

这些会面大大增强了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和安全合作,奥巴马在印度参加共和国庆祝活动的时候,双方延长了2005年签订的“双边防御方案”。

另外,两国还签订了“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联合战略构想”,其中提出,美印两国都要为该地区的发展和安全共同努力,并称“确保航行和飞行的自由”,其中特别提到了南中国海。

但是,中国对美印之间的联系仍然保持了冷静。这种“冷静”其实经历了一个大的转变——就在去年1月,国家官方媒体《环球时报》还在因为印度接近华盛顿而焦急不已。

这种改变可能源于新德里最近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保持了相同的距离。首先,印度断然拒绝了美国在印度洋和亚太地区联合巡航的建议。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消除了中国对于美国和印度要“组队”的担忧。《解放日报》一篇报道分析,因为印度的拒绝,北京基本可以不用担心印度会与美签署《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LEMOA)。

  第二,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和国家安全顾问阿基特・多瓦尔不久前高调来华访问,建立了双方的互信。中国媒体强调两国关系进步,印度对中国没有恨意。

第三,2016年4月,印度外交部长表态,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提议应该只由涉及国家解决。这与中国在此事务上的观点惊人一致。

第四,参考消息引用外媒报道称,莫迪在6月访美时考虑到中国的需要,回避了南海问题。而关于莫迪“确保该海域航行自由”的说法,其实也可被解读为是在说中国。

最后,印度并没有签署《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通信和信息安全备忘录协议》(CISMOA)也进展缓慢。这暗示着,印度在与美国形成战略合作方面,还是很谨慎的。

印度在中美间采取了模糊的立场。以南海问题为例,印度只是部分支持中国的观点,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德里支持中国在该地区的主权主张;另一方面,印度也并没有完全偏离美国的立场。它在两个强国之间寻找空间,根据两国行为对印度的影响而选择偏向哪方。

印核潜进中国如逛后花园?真相曝光令人震惊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水下舰队,尤其是想要建造属于印度自己的水下攻击核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但是印度本身在此领域几乎为0的积累使得想要打造这些昂贵的水下核巨兽困难重重,所以印度改为寻求曲线发展路线;先从俄罗斯租借一艘来当的训练舰,随后再发展自己核潜艇。

目前看来,印度确实也按照这个套路来发展的。本世纪初,首先就从俄罗斯租借了一艘971型“阿库拉”-II级核动力潜艇。同时国内大建核潜艇,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歼敌者”号攻击核潜艇。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就曾租借过一艘670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作为实际上第一艘租借到国外的核潜艇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后印度一直希望能够再度租借一艘核潜艇来训练自己的艇员,于是就有了2012年从俄罗斯租借了一艘971型第三代攻击核潜艇“阿库拉”-II级,随后印度把其命名为"查克拉" (INS Chakra)。不过随着印度方面现在解密更多关于"查克拉" 号的记录,我们发现印度不仅仅是使用"查克拉" 号训练艇员,而是进行更多具备攻击性的任务。

因为,只要中国展开战略核潜艇的常态化巡航,那么中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就会大大提升,萨德的威慑作用就会打折扣。

不过,这应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只是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巡航并不能完全对冲萨德的负面作用。当然,考虑到萨德尚未开始部署,中国的这一反击实际上是想让美国知难而退,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还要进一步部署,那么中国只能提升新的战略核威慑能力,譬如更快、更早地服役新一代的096弹道导弹核潜艇等。

战略核潜艇巡航太平洋:中国反击美国又一招

当然,美国一直对中国的战略核威慑摸不清家底,议会两百五十枚核弹,一会又只有几十枚能打到美国的战略导弹······这些数字,还是让对手猜去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国具备对美国的战略核反击能力,中国比美俄的核武库差很多,但相信相关数量足以毁灭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就核威慑而言,把地球毁灭一万遍和对对方的国家毁灭一遍的威慑效果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

中国将有不止一艘战略核潜艇出海进行核威慑

英国《卫报》等西方媒体报道,中国将向太平洋首次派遣装备核导弹的潜艇。此前五角大楼发布的“2016年中国军力报告”曾预测,中国可能将在2016年某个时刻开展首次核威慑巡航。

《泰晤士报》认为,此举必定使得中美亚太紧张局势升级。五角大楼拒绝对媒体的上述报道做出回应,中国方面也没有出正式消息。

战略导弹核潜艇是迄今隐蔽性最好、生存能力也被认为最高的核武器发射平台,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有核潜艇,并且除中国之外,其他四个核大国早就有核潜艇进行战备值班。中国核潜艇做常态化的战备值班显然势在必行。

战略核导弹乃大国之重器,是大国军事威慑力的最终落脚点。中国的核威慑常被外界认为是“有限的”,一方面中国的核弹头数量较少,这一轮报道中有西方媒体认为是“260枚”,而美国是7000多枚,俄罗斯也差不多。另一方面中国是核大国中唯一正式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的核威慑主要系于解放军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也就是核报复能力。

中国核武器的防御性质十分明确,这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一份善意。

然而中国的核威慑能力必须真实、有效,也应当在塑造美国的对华态度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像我们评估美国的力量时,除了会立刻想到美军航母战斗群等,还会记得美是全球最强大的核国家。这会让世界各国都相信,主动与美国军事对抗是很不理智的战略冒险。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对中国战略核威慑的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美国学者2006年曾推演得出结论,认为美国有能力一次性摧毁俄中两国的全部远程核力量。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一名参选人甚至不知道中国是核国家,这一切显示,美对中国的战略尊重不足。

在中美战略紧张有所增加、美战略界对华冷战思维不断抬头的时候,中国加强可信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十分必要。它对促成亚太地区的平衡、增加美国对中国的和平意愿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从来自国际上的军事分析看,中国核潜艇以及潜射战略导弹的技术都有了长足进展,解放军派战略核潜艇进入大洋深处常态化战备值班的条件已经成熟。加上中国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升级,中国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今非昔比。

这恐怕不是中国针对南海局势的反应,这就是中国作为核大国合乎逻辑的战略能力构建。未来中国战备值班的核潜艇应当不只有一艘,我们的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值班制度也应越来越健全。中国是有强大核报复能力的国家,这一点不仅是全球战略界评估中国力量绕不开的要素之一,而且也会逐渐作为更深刻的印象影响美国等大国社会关于中国的基础认识。

由于中国的核武器数量与美俄相差着等级,我们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增加可信核威慑有充分正当性。历史证明,大国力量均衡比它们之间力量悬殊更有益于和平的实现。中国公众希望,中国的核武器件数应当更多些,它们的生存能力需要更加可靠,突防性能也要更先进。这是中国国家安全最厚重的一块基石。

美国先是做到了核武器件数世界第一,之后又大规模发展导弹防御系统,试图瓦解其他大国的核威慑,从而独步天下。中国必须让美国的这一计划落空,一个无核的世界只有在核平衡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一家独大决不可能产生那样的动力,而只会让滥用核威慑或以此为基础建立霸权成为诱惑。

[解密 电视剧]解密内幕:为什么中国不担心美国和印度接近?

http://m.foiegrasandflannel.com/mingxing/163822/

推荐访问:解密的演员 解密剧情介绍

剧情介绍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甄嬛传剧情介绍】你没看懂的甄嬛传剧情大回顾赢得无数观众的喜爱 下一篇:[亲爱的翻译官小说]曝《亲爱的翻译官》收视大增原因帅气主演黄轩今年新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