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战争_美间谍卫星彻底悲剧了:刚上天就被北斗给逮住

2020-12-20 军事资讯 阅读:

当地时间2016年6月11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德尔塔4重型火箭发射升空。该火箭可搭载重达14900磅(约合6.8吨)的航天器,此次发射了美国勘测办公室的装备。

一般来说给侦察办公室发射的玩意儿,那基本上可以说都是侦察(间谍)卫星。

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是美国现役并已执行任务的最大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可以将最多28.79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 将11吨有效载荷送入通信卫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轨道。

另据报道,该火箭还能将11吨重有效载荷送上月球,并将8.8吨有效载荷送入火星轨道。德尔塔IV型重型高235英尺(约合72米),火箭第一级由三个公共核心助推器(Common Core Booster)组成,呈一字形直线排列。

另有媒体报道称,该火箭此次发射携带一枚重型间谍卫星“Orion 9”,该卫星隶属于美国国家侦察局。

Orion系列间谍卫星属信号侦听卫星,被部署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收集他国信号。

该系列卫星可以称为全球最大型的卫星,这种卫星的天线直径超过100米,非常巨大。

Orion 9卫星重约6吨,该卫星价值估计超20亿美元,可以侦听关键情报。

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是美国现役并已执行任务的最大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可以将最多28.79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

德尔塔火箭可将11吨有效载荷送入通信卫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轨道。

德尔塔4重型火箭刚服役十余年,它的最强运载能力很快将被今年年底发射的SpaceX重型猎鹰火箭打破,它可以运送54.4吨物资进入低地球轨道,而2018年发射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甚至可达130.7吨。

德尔塔4重型火箭所携带的卫星此前因为天气原因一度推迟发射,此次发射被命名为“NROL-37”任务。

此次任务也是德尔塔4重型火箭的第32次发射,也是该火箭第十次执行NRO系列间谍卫星发射任务。

另据新华社西昌6月13日电,北京时间12日23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颗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与其他在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增强系统稳健性,强化系统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分别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9次飞行。图为中国北斗导航卫星。

美国卫星在中国发现惊人真相:白宫惊恐不安

近日,据一则消息称,美国的卫星侦测巡逻,偶然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侦测到中国某内陆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导弹和导弹部队。

经过分析,根据导弹的形状和大小,最后得出结论是,那一定是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因为根据美国之前得出的结论,中国不太可能有这么多的战略导弹的。因此,中国在这个时候,突然曝光如此大规模的战略导弹,预示着什么呢?值得美国去深思。

到底这个时候,中国曝光导弹,是故意这样做,还是背后有什么秘密?

中国明明知道导弹部队的武器不能被其他人知道,越少人知道为好。

这下可好了,但是还是在美国卫星的眼皮子低下曝光了。这是一个大胆的做法,冒险的做法?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你知?只有中国知道。可以肯定的是,这应该是中国故意这样做。

因为中国的战略导弹大部分的都是隐藏在深山等战略要地之内。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是不可能出来晒太阳的。所以既然中国公然的拿出战略导弹晒太阳,可以说,中国所面临的军事斗争形势也是十分紧迫的。而故意卖给对方一个破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给敌人一个威慑。

中国突然曝光解放军惊人军事战略机密,到底有什么战略眼光?

今年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年度军事报告,其中针对中国发布了《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和以往一样,报告再度指责了中国军事力量发展不透明的现状。

据美国杂志发表的文章称,对于美国而言,关于中国的国防战略,有五个最重要问题仍悬而未解,而这五个问题也是美方最担忧的所在。 一是预算——中国的长期国防预算支出计划是什么?

中国的国防预算一直处于相对保密状态。

中国共产党掌权后,军方将继续加强投资,导致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需要。

我们知道, 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段历经沧桑的历史,这个倍受欺凌的国家深深体会到贫弱的苦果。

甚至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国际环境是相对稳定的,更大的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经济和军事发展不仅仅是高层领导的愿望,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吧。

美卫星或将从中国上空消失:北京出手狠辣无比!

美国现在需要面对现实了,因为中国已经有了足够在太空领域对美国一惯的空天霸权发起挑战的能力和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尤其是美国的自己的战争中,美国人发现自己是如此的依赖太空力量。美军需要可靠而且是高效的太空力量来对其远程兵力投送体系,加密通讯网络,信息情报的收集等等重大战略目标予以支持。所以美国的潜在对手们都发现了美军这一“阿喀琉斯之踵”(即唯一致命弱点),纷纷研发各种新式不对称装备使得美国从此可能随时会变成瞎子。

现阶段,中、俄是在反卫星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大国,去年年底俄罗斯对外展示了自己的一次成功的反卫星实验。不过由于俄罗斯的国力受挫,使得他在反卫星领域只能停留在在苏联遗产上再开发的阶段。而中国!这个新兴大国,让美国深感如芒在背,以至于2015年美国空军一名高级将领对媒体称:“我们正在迅速进入一个新时代,即每一条轨道上的每一个卫星都可能受到威胁。”

现阶段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已经发展成了系统化,规模化,体系化的一整套武器系统,对于卫星可以进行软杀伤和硬杀伤。软杀伤是对卫星不产生毁灭性的破坏,通常是使用特种干扰机喷涂在对方的电池板、传感器上,或者使用无源的遮蔽式干扰手段使得其电磁波通讯系统和侦察系统受阻。还可以使用电子杀伤卫星,贴近进行实时干扰,或者使用中等功率的激光进行照射,实现激光致盲。这些都是美国卫星曾经被轮番试验的可用手段;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途径中国上空的卫星就会平白无故的在美国卫星指挥中心的系统中凭空消失一段时间,直到飞离中国上空后才重新捕捉到信号。

这让美国人大惑不解,经过详细分析,他们得出了一个让自己都不相信的结论。中国人给美国卫星下了诅咒了-激光致盲、伴飞干扰卫星、近距离喷射特殊涂料让卫星失明都是中国人的手段,这让当时的美国人震惊不已,要知道这些是冷战时代苏联常用的套路,怎么中国人全学会了呢?

这还没完,在21世纪后,美国人发现中国人已经掌握了硬杀伤卫星技术-使用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杀手卫星对在轨卫星进行直接的杀伤。根据美国的实际跟踪,近年来,中国进行了数次反卫星导弹试验,其中一次还进入了美国许多关键卫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轨道。这一系列武器称被美军定义为“动能“系列。而能够打击到同步轨道的武器称之为DN-3,同步发展的还有基于东风-21改进而成的SC-19反卫星导弹,这种直升式导弹,可以直接打击低轨道的卫星,而且发射方式多元化,使得美国国防部深感应对无力。

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在文章最后称,美国现在需要的是一整套的太空战略,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东拼西凑。而且这套战略的核心是承认美国称雄太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要敢于承认太空力量的弱点,并做好准备。否则中俄在此领域的联合优势足以让美国在1小时内变成睁眼瞎!

中国电磁大炮一炮打掉一颗卫星:让对手服了

疑似中国电磁炮遭曝光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领导的科研创新团队再次获奖: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而基本上所有的媒体都将这次目光集中到了电磁弹射器上,其实在电磁领域中国已经获得重大突破。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子弹射器。中国目前还在试验电磁大炮就是其中另一项很重要的研究。

据英国媒体报道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西北的大漠一个装甲设备和火炮的测试中心内,有两门个头巨大的火炮,分别长24米和33米。英国军事专家分析相信这是中国解放军正在西北大漠的测试新型超级火炮。

当地时间2016年6月11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德尔塔4重型火箭发射升空。该火箭可搭载重达14900磅(约合6.8吨)的航天器,此次发射了美国勘测办公室的装备。

一般来说给侦察办公室发射的玩意儿,那基本上可以说都是侦察(间谍)卫星。

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是美国现役并已执行任务的最大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可以将最多28.79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 将11吨有效载荷送入通信卫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轨道。

另据报道,该火箭还能将11吨重有效载荷送上月球,并将8.8吨有效载荷送入火星轨道。德尔塔IV型重型高235英尺(约合72米),火箭第一级由三个公共核心助推器(Common Core Booster)组成,呈一字形直线排列。

另有媒体报道称,该火箭此次发射携带一枚重型间谍卫星“Orion 9”,该卫星隶属于美国国家侦察局。

Orion系列间谍卫星属信号侦听卫星,被部署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收集他国信号。

该系列卫星可以称为全球最大型的卫星,这种卫星的天线直径超过100米,非常巨大。

Orion 9卫星重约6吨,该卫星价值估计超20亿美元,可以侦听关键情报。

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是美国现役并已执行任务的最大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可以将最多28.79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

德尔塔火箭可将11吨有效载荷送入通信卫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轨道。

德尔塔4重型火箭刚服役十余年,它的最强运载能力很快将被今年年底发射的SpaceX重型猎鹰火箭打破,它可以运送54.4吨物资进入低地球轨道,而2018年发射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甚至可达130.7吨。

德尔塔4重型火箭所携带的卫星此前因为天气原因一度推迟发射,此次发射被命名为“NROL-37”任务。

此次任务也是德尔塔4重型火箭的第32次发射,也是该火箭第十次执行NRO系列间谍卫星发射任务。

另据新华社西昌6月13日电,北京时间12日23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颗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与其他在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将进一步增强系统稳健性,强化系统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分别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9次飞行。图为中国北斗导航卫星。

美国卫星在中国发现惊人真相:白宫惊恐不安

近日,据一则消息称,美国的卫星侦测巡逻,偶然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侦测到中国某内陆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导弹和导弹部队。

经过分析,根据导弹的形状和大小,最后得出结论是,那一定是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因为根据美国之前得出的结论,中国不太可能有这么多的战略导弹的。因此,中国在这个时候,突然曝光如此大规模的战略导弹,预示着什么呢?值得美国去深思。

到底这个时候,中国曝光导弹,是故意这样做,还是背后有什么秘密?

中国明明知道导弹部队的武器不能被其他人知道,越少人知道为好。

该炮正在对高速的弹炮展开某种穿透力的测试,而中国军方历来对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很有兴趣。中国大经在70年代以反弹道导弹的项目成立了640反导工程,中国曾经展开过先锋超级大炮的试验。理论上超级大炮可以展开远距离的拦阻射击,也可以对目标展开准轨度卫星的攻击。

目前中国电磁炮研制方面与美国在同一起跑线上,随着新闻大量曝光近期我国会进行电磁大炮的试验性测试。中国电磁大炮在某些技术上将堪比美国电磁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认为中国的超级大炮可能被用于远距离的拦阻射击或者反卫星的行动,因为中国已经一直在秘密地研制用于执行反卫星的弹道导弹,超级大炮可能是一种新尝试的武器。

电磁炮实验现场

据外界报道中国曾在内蒙古炮兵靶场对电磁大炮进行了首次实验:25公斤的弹丸被发射到250公里以外的预定区域,实验获得成功。目前中国正在对电磁大炮进行改进,主要是加大弹丸的发射重量,以达到发射精确制导炮弹的水平。

对于中国来说跟踪外国技术的发展来节省时间和成本,但电磁技术是买不来的。尤其是这类需要大量工程实际经验积累的项目。而马伟明教授领导团队突破了电磁弹射瓶颈。终于使得中国在电磁炮领域不再落后。目前中国电磁大炮起点颇高,不仅将装备海、陆、空等常规军种,还可以配备火箭军作为战略武器进行使用。

现在美军最值得关注的超级常规武器就是电磁大炮。美国海军计划在DDG-1000型驱逐舰上安装炮管为12米,射程370公里的超级电磁大炮,用于拦截导弹和反舰。

一旦美军开始装备这种大炮,那么世界上几乎大部分反舰导弹,军舰和飞机都会沦为长矛对打步枪的境地。如同18-19世纪,欧洲人征服非洲一样。

中国当然也会非常关注这种有着改变历史能力的超级大炮。其时速7马赫的惊人速度和超级射程,无论打飞机,还是拦截超音速导弹,都不费力,实在令人神往。现在中国随着工业和技术发展,开始研发中国电磁大炮。

中国电磁大炮实验

所谓电磁大炮是利用强电流产生的强磁场,进行加速运动,可以将弹药以时速5000英里发射出去。无论是拦截巡航导弹还是弹道导弹,打击战机还是轰击军舰,对岸轰击,一种武器就全部包圆了。首门电磁大炮是BAE公司制造而成,其动能为32兆焦,要知道1个兆焦就是把1吨重汽车以时速160公里发射出去所需要的能量。

美军的计划是将其射速提高到每分钟10发。

中国现在已经在内蒙古白城火炮试验基地进行了国产电磁大炮试射。外国通过卫星照片,发现中国电磁大炮长达33.5米,可以击穿10米厚混凝土炮靶和多层装甲板。

马伟明教授和他的团队

中国最早的实验性电磁炮是303EMG型,在1988年进行第一次试射,当时发射的炮弹只有30克。随后中国在哈工大,河北炮兵工程学院等22所大学和研究所开设了电磁发射研究。

2001年5月,位于北京的有色金属研究院担负起高温超导薄膜研发工作,中国电磁炮研究开始加速。在2006年5月德国第13届国际电磁发射学术大会上,中国出了52篇论文,仅次于美国的72篇论文。

现在中国电磁大炮试验,已经可以把25公斤重炮弹发射到250公里外预定区域。俄媒称;中国第一步想把电磁炮装载在类似导弹发射车一样的多轮载重车上,而不是军舰上。

现在看起来,中国电磁大炮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弹丸重量还是比较小,未来目标是50公斤。还有电磁炮体积较大,准确性和射程还需要提高等等。但是,就全世界来看,中国已经是少数可以研制电磁大炮的国家之一。

谁与争锋!中国4艘万吨级电磁炮战舰开建

中国未来055级万吨级驱逐舰与现在的052级驱逐舰最大的区别,就是055级万吨级驱逐舰要上要安装电磁炮和激光炮,以及更强的双波段雷达….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强大充沛的电能。

在过去,军舰的主要能源都来自于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只是一个次要位置。而随着现代军舰,电子系统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型相控阵雷达的使用,导致军舰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成倍增加。

举一个例子,现在宙斯盾舰使用的AN/SPY-1型相控阵雷达,其功率峰值达到3MW,而这还不是最消耗能源的雷达。未来,海上军舰面对的目标,基本全部都是超高速飞行目标,这就需要高能武器来进行拦截,也就需要更多电能。

所以未来军舰用电力系统,必须彻底进行技术突破,才能完成任务。如果不能突破这个最大难题,即便就是造1万吨,甚至是2万吨级驱逐舰,其性能也还是老样子,没有任何意义。

美国已经开始全面升级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输电网,以便安装更新型雷达和高能武器。美军新型电网可以让输电提高9倍,从440V大幅提升至4160V。

如果,中国不跟上节奏,好不容易才追上的步伐,就又会被大幅度落后。与成飞的杨伟并列神人的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中国海军最年轻的将军之一,在34岁就成为教授的马伟明出现了。

按照官方说法;马伟明的团队首创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成果推动了解放军舰载武器的跨越式发。其研制的电磁发射系统,取得与世界最先进相同水平,打破中国导轨式电磁能武器技术始终徘徊不前的局面,取得重大进展。

按马伟明自己的说法是;舰用综合电力系统是军舰动力第三次革命,将日常供电,电力推进供电和现代高能武器供电,三合为一,取消机械推进装置,从源头上降低了军舰隐身问题。

055舰最难的综合电力系统已经得到解决,由于强大的电力系统,其垂直发射装置将比052级多一倍,并可以安装激光反导系统,隐身桅杆,探测距离450公里四合一全数字列阵四面相控阵雷达。

目前,052D舰将在2016年基本完工,那么大连船厂的船台就会得到宝贵的空余时间。到时候,第一批4艘055级驱逐舰将可以开始建造(有说法称,已经开始在船台建造),与第一艘国产航母一同进入海军服役。

中国海军真土豪!10年狂造军舰 改变世界海军排名

中国驱逐舰研发是海军装备建设的重点之一,主要技战术性能已经接近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在列装052D之后,中国海军需要加紧海上训练,提高舰员作战技能,力争在10年内形成作战能力。

为维护领海主权和国家安全,中国近10年研发了3个型号的052型驱逐舰,改变了中国在世界海军的排名位置。通过改进了驱逐舰设计理论,中国终于拥有了性能与美国海军8300吨级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抗衡的军舰。

052B型“广州”级驱逐舰排水量5900吨,装备48枚射程30千米的HQ-16防空导弹和16枚射程120千米的C-802反舰导弹,配备了100毫米舰炮和2门30毫米自动高炮,舰上还搭载了1架直升机,通过执行反舰、反潜、防空等多样化军事任务。

052C型“兰州”级驱逐舰排水量6500吨,2005年首次亮相。该级驱逐舰使用冷发射垂直发射系统(VLS),配备48枚HQ-9反舰导弹和8枚C-602反舰导弹,装备100毫米舰炮和2门30毫米自动高炮,也搭载1架直升机。052C驱逐舰主要用于防空作战,装备了类似于美国“宙斯盾”系统的相控阵雷达。

052D型排水量7500吨,装备了64管热发射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发射防空导弹、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配备了130毫米舰炮,6部反潜鱼雷发射装置,以及2门30毫米反导自动高炮,舰艇还设计有直升机库和起降平台。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的推测,中国计划建造至少12艘052D型驱逐舰,目前有5艘052D型驱逐舰在建,表明中国驱逐舰研发取得了重大成功,掌握了二战和冷战以来半个世纪的驱逐舰设计经验,缩小了中美两国驱逐舰存在的差距。

中国052D型驱逐舰成功入役之后,下步的建设重点就是海上长期巡航能力,这就要求解放军官兵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熟练掌握信息化驱逐舰的技术和战术运用,通过日常训练战备演习提高作战自信。中国海军优秀的专业士官和军官需要在海上磨炼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虽然这样的海上训练成本非常昂贵,但是中国为了伟大的强军梦愿意付出这样的努力。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为何牛逼?一用途让白宫寝食难安

近日,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发表文章称,目前全世界共有四种投入运行的导航卫星系统,分别是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中国北斗以及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这也是联合国目前已经确定的四大卫星导航供应商,中国作为后起之秀,这方面不仅走在了欧洲前面,而且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国家,甚至将成为其他国家最信赖的导航卫星。

目前,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已经实现在亚太地区展开运行服务,作为中国独立设计建造的新一代导航卫星系统,中国的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技术先进、开放兼容、稳定可靠,且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链的形成,通过完善的北斗导航卫星实际应用、产业支撑、体系保障等,让北斗卫星成为服务中国和世界的新型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的特点

作为中国独立打造的新一代导航卫星系统,北斗不仅拥有和其他导航卫星系统一样的基本性能,而且还具有自己众多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北斗导航卫星不仅具有快速、精准的导航能力,还具有短信息发送能力,这使得北斗在功能上更加强大;其次,北斗导航卫星兼容性非常强,其终端系统不仅能接收北斗自己的导航卫星信息,还具有接收其他卫星导航信息的能力。

除了这些特有的优势之外,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的使用不带有任何附加条件,不会因为某些原因强行改变、或者掐断使用北斗导航卫星国家的信号,这就让使用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的国家,在民用市场和国防领域拥有极强自主选择权和高安全性,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北斗在亚太地区的服务运行,到2020年左右,中国将实现北斗的全球导航能力。

美国为何对北斗导航卫星表示担忧?

诸葛小彻认为,中国北斗导航卫星作为美国GPS的直接竞争对手,自然是美国极力打压的对象,不过除了商业上的担忧之外,美国更担心中国北斗的军事用途,因为卫星导航系统最大的用途之一就是为武器系统提供精确制导能力,包括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火箭炮、精确制导炸弹等在内的众多攻击武器,都可以应用北斗导航微系统,因此,中国所有的精确制导武器都是北斗卫星服务的对象。

除此之外,最让白宫官员寝食难安的是,中国北斗卫星或将为古巴、伊朗、委内瑞拉等国提供精确制导服务,诸葛小彻认为,作为美国当前极力制裁、打压的邪恶国家,一旦这些国家将北斗导航卫星应用到其导弹或者火箭炮系统上,将大大加强其对抗美国的军事实力,因此,中国北斗导航卫星仅依靠这些优势,便可快速占据国际市场的重要地位,这也是美国为何极力阻碍中国发展北斗导航卫星的重要原因所在。

北斗卫星抢先一步发射 欧盟后悔没和中国合作

今年我国已经多次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统,特别是最近的9月30日发射的第四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更是标志着我国建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正式拉开序幕,也就在近日欧洲也发射了其伽利略导航卫星的第8和第9颗卫星系统,看起来这两家相安无事,但实际上,中国北斗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之间可是有一段激烈的恩怨情仇,而且还发生了一次让欧洲尴尬之极的故事。

大家知道,一直以来,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民用导航领域独步天下,即便同时代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与之竞争,但“格洛纳斯”年久失修,导航卫星残缺不全,早已淡出国际市场,根本不具备与GPS一比高下的能力。欧盟在2003年发起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被认为是结束美国“独霸”局面的最有力挑战。此时,中国宣布和欧洲联合发展“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方面出钱学技术,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第一笔7000万欧元的款项很快就打到欧方账户上。另一方面也是参与国家合作的好机会,本来中方对这件事情抱有很大期望。

但好景不长,中国不但进不到“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甚至在技术合作开发上也被欧洲航天局故意设置的障碍所阻挡,中方实际上一无所得,反而要担负巨额资金投入,这样的“结局”令中方十分不满。由于实质参与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受挫,中国决定“单干”。最后中国独立自主发展自己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并抢先发射了自己的首颗区域导航定位卫星系统,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通用的程序,中国已经向该组织通报了准备使用的卫星发射频率,这一频率正好是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用于“公共管理服务”的频率,这下欧洲人傻眼了,怎么办?频率被抢等于卫星还没发射就没了位置。

大家都知道,卫星所处的太空空间,处于各国领空之外,卫星频率轨道资源属于全人类共有。各国若想合法利用这些资源,必须依照国际法和《无线电规则》规依法使用,然而,地球轨道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我国所处的亚太地区上空,东经30度到东经172度的黄金轨道范围内,目前总共有194颗静止轨道卫星,被25个国家、72个操作者所拥有。其中美国42颗,中国35颗,日本24颗。

而在亚太地区上空,在东经110度轨道位置上甚至有6颗卫星共轨运行,静止卫星轨道位置已几乎被全部占满。同时,随着卫星业务需求的增长,常规C和Ku频段资源已几乎瓜分殆尽,在卫星技术成熟的L、S、扩展C、扩展Ku、以及Ka频段的使用也已逐渐接近饱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当然要抢占频道资源 ,这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卫星轨道和频率争夺的问题。

实际上,中欧就导航卫星放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欧方官员以频率是从美国人手里花“血本”获得,而且欧洲人的“伽利略”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现已无法修改为由,力压中国“北斗”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

中方则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卫星发射频率原则——“谁先用谁先得”的“所有权取得”,对自己的权益寸步不让,对欧方的要求据理力争。当时,“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陷入困境,不仅经费难以为继,连频率也被“北斗二代”优先占用。最终,欧洲人只能选择妥协,承认中国占用频率。今年3月,中欧终于达成最终协议,妥善解决了频率问题。

振奋!中国将发射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

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及火箭运往酒泉

据媒体报道,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及其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丁,11月14日在上海装载完毕,当晚搭乘专列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将于12月中旬发射升空。

11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承研的卫星系统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承研的运载火箭系统,顺利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星箭出厂审定,这标志着卫星系统和运载火箭系统已全面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条件。本次发射将是长征二号丁火箭执行的第26次飞行任务。

据介绍,目前,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的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支撑和科学应用六大系统各项准备工作均按计划节点进行,具备进场执行任务的条件。

暗物质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批准立项的四颗科学卫星之一

暗物质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批准立项的四颗科学卫星之一,它能够通过高空间分辨、宽能谱段观测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同时将在宇宙射线起源和伽马射线天文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

这颗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尺寸只有1.5(米)乘以1.5(米)乘以1.2米,可以说,它的体积比一张办公桌大不了多少。但是这颗卫星体积虽小,功能却非常强大。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李华旺

据专家介绍,在卫星结构方面,暗物质卫星首次尝试了“科学探测载荷一体化”设计,卫星有效载荷质量1410公斤,整星质量1850公斤,载荷平台比达到了3.2:1。探测器位于卫星中心,卫星的服务舱和一些单机设备均分布在载荷的周围,专家通过精巧的设计,减小了卫星体积,降低了重量,大幅节省了发射成本。

据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李华旺此前介绍,这颗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确定的五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承载着目前国际科研最前沿领域“暗物质探测”的重任,因此在设计建造之初,中国科学院就为这颗卫星定下了高标准,而实际出厂检测结果显示,这颗卫星的各项探测能力的确不负众望。

通过对采集来的数据的分析,科学家们将寻找和研究存在于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

专家称,卫星在电子探测方面,探测器在轨观测6个月,可以观测到约10000个高于300GeV的电子,是欧洲PAMELA项目的50倍,而在伽马射线观测和宇宙射线重核探测等方面,其灵敏度和探测能力均远高于国外同类探测器。

李华旺总设计师称,未来这颗暗物质探测卫星升空后将在轨运行至少三年时间,它将主要担任几个方面的任务,包括探测空间高能粒子的入射方向,分辨高能粒子的种类,及测量高能粒子的能量。通过对采集来的数据的分析,科学家们将寻找和研究存在于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

间谍战争_美间谍卫星彻底悲剧了:刚上天就被北斗给逮住

http://m.foiegrasandflannel.com/jiaodian/160225/

推荐访问:间谍之桥

军事资讯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中国铁总董事长|中国两铁杆邻国在边境激烈交火:美欲介入 下一篇:[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3艘舰船开进钓鱼岛12海里:狠扇日本脸